ballbet贝博·艾弗森官网

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 来感受世运会的“小众魅力ballbet贝博·(中国)艾弗森官网”
栏目:ballbet贝博艾弗森官网 发布时间:2025-08-18 14:12:27

  8月7日,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开幕。开幕式以“运动无限 气象万千”为主题,为全球呈现活力与时尚、运动与欢乐、科技与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

  1981年,首届世运会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举办,和奥运会一样,周期也是四年,于每次奥运会一年后举办,竞赛项目以非奥运会项目为主,与奥运会相互补充。

  世界运动会是非奥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截至2025年,世界运动会已经举办了11届。

  第12届的2025成都世运会上,共设34个竞赛大项,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飞盘、台球、拔河等项目,也有浮士德球、桑搏、荷球等“小众”项目。而这些看上去稀奇、小众的运动项目,恰恰符合了世运会的核心理念:对非奥项目的补充,促进全球体育文化的发展。

  浮士德球又称拳头球、草地排球,起源于意大利,流行于欧洲、南美洲和非洲地区。1924年在巴黎奥运会上作为表演项目亮相,1985年成为世界运动会比赛项目。

  成都世运会浮士德球项目设室外男子和女子比赛,共160名运动员参赛,男子和女子各8支队伍,每队由10名球员组成,比赛时每队由5人上场。

  球员在球场上运用技战术,用拳头或前臂击球通过球网进行比赛,在本方球场最多只能击球3次,每名球员只能击球1次,每回合球被击中之前仅允许在地上弹跳一次。一方成功将球击中过网且对方未能接到球时,记1分。预赛和排位赛等采用五局三胜制,决赛采用七局四胜制。每局比赛一方获得11分且领先对手2分即获胜。

  图为成都世运会浮士德球女子半决赛,德国队球员乔丹(右)在比赛中扣球(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浮士德球运动既富有竞技性,也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不仅考验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更强调团队的默契配合。每一次精准击球、传球和回击,都展现着运动员们高超的技艺和顽强的体育精神。

  桑搏起源于20世纪初,其名称含义为“无器械防身术”。桑搏结合了柔道、摔跤、格斗等技巧,其文化精髓在于实用至上,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制服对手,同时强调武德与民族精神。桑搏项目在1985年英国伦敦世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ballbet贝博

  成都世运会桑搏比赛设格斗分项,共80名运动员参赛。比赛场地为11米×11米的赛垫,双方运动员分别穿戴红、蓝颜色的桑搏服、桑搏裤、头盔等服装及护具。

  图为成都世运会桑搏男子格斗79公斤级金牌赛,乌克兰选手弗拉季斯拉夫(左)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格斗桑搏是两名运动员间的对抗性比赛,每局比赛时间为4分钟。运动员通过实施击打、踢技、摔技、头击、压制等技术动作获得相应分数。

  图为成都世运会桑搏女子格斗72公斤级金牌赛,以色列选手莎凯德(下)和蒙古国选手阿努金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获胜方式有两种,一是提前胜利,即运动员完成一次完美摔投动作或通过致痛技术使对手认输;二是全局胜利,即运动员在比赛结束时获得更高分数或率先取得8分领先优势。

  室内荷球在1902年起源于荷兰。1985年进入世界运动会,2004年荷球引入中国。目前在全球约70个国家开展,荷兰和比利时是传统强队。

  成都世运会室内荷球项目共有112名运动员,8支球队参赛。每支球队14人,比赛时每队由8人(4男4女)上场参赛。

  图为成都世运会荷球混合团体赛金牌赛,荷兰队与比利时队双方球员在比赛中争抢(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比赛场地由中线分为两个半场,比赛时每队该半区队员仅负责防守或者进攻,在对方半区球筐周围360°范围内将球投进球框即得1分,每场比赛得分高的队伍获胜,若在规定时间内打平,进行“黄金球”决胜,即进行10分钟加时赛,谁先得分则立刻获得比赛胜利;若仍平局,则两队需通过轮流罚球决出胜负。比赛分为上下半场,各25分钟。

  室内荷球是男女混合同场对抗项目,防守必须同性对位,禁止个人持球突破,注重团队配合,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救生项目起源于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从单纯的救援行动逐渐发展为一项竞技体育。1985年第二届世运会救生即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亮相。1998年被引入中国,并在1999年成为中国的正式体育项目。救生项目按比赛场地主要分为泳池救生和海浪救生两类。

  成都世运会设项为泳池救生,下设16个小项,共有120名选手参赛,男、女各60人。

  比赛中,运动员在不同的小项中展现救援技巧,包括水下打捞假人、借助浮标拖带假人等。团体项目则以接力形式展现这些技能。救生项目是一项计时比赛,运动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既定游进距离,用时最短者获胜。

  图为成都世运会女子100米浮标救生决赛,新西兰选手基德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救生假人是救生比赛中的常见器材,在材质、尺寸等方面有严格的标准。假人在注水并配重后重量可达到40公斤左右,以模拟真实人体的重量、浮力和触感等。

  图为成都世运会男子100米浮标救生决赛,冠军意大利选手克雷莫尼尼(上)率先抵达终点(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每一次迅速地转身,果敢地入水,都考验着救生运动员的体能与爆发力,也体现着这项运动厚重的人道主义精神。

  单排轮滑球比赛场地长50米、宽25米,由硬木或特质塑料铺装而成,表面平整。场地四角为圆弧状,场地四周设有围挡。

  图为成都世运会单排轮滑球男子决赛,中国队球员庄皓杰(左一)在比赛中进攻(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比赛中,运动员穿着单排轮滑鞋和护具,手持球杆,通过与队友间的传接球配合,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得分。每个进球计1分,比赛结束时得分较高的球队获胜。比赛为20分钟一局,共两局,中场休息5分钟,中场休息结束双方交换场地。

  图为成都世运会单排轮滑球决赛,美国队通过加时赛险胜捷克队,成功卫冕冠军(四川画报记者 王韬 摄)

  对抗与碰撞,攻防与转换,构成了单排轮滑球的独特魅力。当运动员传球时,观众需保持安静。进球时,观众可以尽情为精彩射门呐喊。

  滑水运动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作为一项表演项目亮相,并于1981年成为世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按动力来源与形式,滑水运动又分为尾波滑水、尾波冲浪和索道滑水。

  尾波滑水强调力量与技巧的结合。比赛中,运动员借助船尾波浪在长575米、宽30米、深4米的水域中完成空中翻转、抓板等高难度动作,每位选手有两次滑行机会。裁判将根据动作难度、高度、完成度、多样性评分,得分高者获胜。

  图为成都世运会女子尾波滑水自由式决赛,中国选手徐露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尾波冲浪的赛道与尾波滑水相同,运动员无需持续牵引,在摩托艇尾浪形成的波浪上自由冲浪。裁判从运动员动作的完成度、强度、组合三项主观风格类别进行评分,得分高者获胜。

  图为成都世运会男子尾波冲浪沙板风格比赛,中国选手庄天才在比赛中(四川画报体育频道 涂新 摄)

  索道滑水比赛中,每位运动员需自选动作,由总长564米的高空索道系统牵引,在静水湖面利用八个障碍物道具完成障碍跳跃、绕标竞速等动作,总共两趟滑程。裁判按技巧表现与主观印象评分,其中技巧表现关注动作水准与多样性;印象考量滞空时间、驾驭能力、个性风格及动作掌握。最终得分高者获胜。

  图为成都世运会女子索道滑水决赛,德国选手里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破浪的力量靠勇气,腾空的姿态靠技巧”。滑水是水上运动的极限交响。它要求运动员在高速牵引下精准控制身体平衡,同时瞬间决策动作组合,兼具爆发力与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