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云南大理8岁自闭症男童在夏令营活动中确认走失离世的消息,引发全社会对研学游的关注。搜狐旅游调查发现,部分机构以“研学”之名行“旅游”之实,虚假宣传、师资不足、应急预案缺失等问题屡见不鲜。“如何选择研学机构”“研学到底归谁管”成为业界和消费者关心的线
据报道,涉事的夏令营机构——“明日之光”是一家专门治疗自闭症孩子的机构,宣称致力于采用自然疗愈法干预自闭症患者。该机构共同创办者对媒体表示,“主要负责人办了一个和家政服务、托儿所类似的营业执照。”多位业内人士质疑,其团队可能缺乏必要的户外风险管理经验和特殊教育背景。由于夏令营兼具“游玩+学习”性质,在行业内,通常被归入研学行业范畴。搜狐旅游搜索发现,市场上针对自闭症群体的研学产品并不少见,主打“疗愈+自闭症+研学”,价格普遍高于普通研学产品,5天左右的行程报价多在3800元至5600元之间,个别产品原价接近万元。
。部分机构仅笼统宣称教师团队包含心理咨询师、瑜伽教练、生活ballbet贝博老师等,但对教师是否具备户外教育引导、户外救助等关键资质鲜有提及。
不仅如此,当《红星新闻》当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多动症儿童能否独立参团时,有研学机构销售人员甚至暗示可隐瞒病史报名。
部分专业从业者并不认可该类研学方式,有观点认为,“目前国内有能力接待特殊儿童研学旅游的机构非常少,普通团队要配备专业急救人员、心理医生,经营成本将急剧上升。”除特殊教育研学外,近年来自然教育、红色文化、农事体验成为热门研学主题。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安全缺位”“游而不学”等争议话题。
。今年暑期,有家长吐槽为孩子报名幼儿园毕业研学旅行时,对方宣称“复旦大学带队”,每人收费一万五千元,不包机票。但活动行程全程敷衍:
……同行家长找机构讨说法时,对方却说“打12345告我”。今年8月,有家长发帖称未成年学生在新东方文旅集团组织的夏令营中聚众饮酒,生活老师并未制止,“有的孩子甚至喝醉喝吐了”。师资水平是研学的核心竞争力,8月15日,搜狐旅游以求职者身份咨询时,考证机构明确表示:“
,考试环节我们这边帮你操作。”此外,不少机构发帖招“研学带队兼职人员”,要求中并不涉及任何资格认证。
具备数十年户外自然研学经验的研学机构“自然湃”创始人郭老师表示,户外研学需要对活动场地的安全边界有着精准判断。在执行层面,其团队师生配比严格控制在1:5,单飞项目师资比例更高,队头队尾均有老师值守,中途休息、如厕后必点名,确保“无孩子脱离视线”。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会严格筛选食宿、交通合作方。
。”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会长劳立江对搜狐旅游表示,在当前监管框架下,研学行业存在明显的权责不清问题。
据了解,举办研学活动的企业一般有两种,即旅行社、教育机构。不过教育咨询公司等机构不在文旅部门监管范围内,文旅局对其检查可被合法拒绝;而教育局仅针对培训类机构的教学安全与资质进行监管,对以“咨询”名义开展研学活动的机构缺乏约束——这种“监管真空”导致大量小型机构的“草台班子”游离于规范之外。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名称含“研学”的注册机构已达43000余家,其中近一年内新注册的机构数量达1958家,其中最低注册资本仅为5000元,行业准入门槛偏低。“目前行业内还没有像教师资格证、导游证般权威统一的从业标准。”张老师向搜狐旅游表示;与此同时,部分机构内部普遍缺乏完善的导师培训与晋升体系。加之
旅行社作为传统旅游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文旅部门监察大队直接监管,拥有成熟的应急配套机制和保证金制度。劳立江强调:“组织研学活动,原则上应选择有监管的机构,至少要具备旅行社资质。”在劳立江看来,行业乱象的根源之一在于
。为此,近年来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研学旅行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开展高级管理培训,覆盖文旅局局长、机构负责人等群体,通过拓展经营思维、强化风险管理等课程,系统性提升管理者的规范运营意识。
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研学游经济市场运行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已达1791亿元,同比增长21.9%;预计2025年市场增速超15%,将突破2132亿元。
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研学课程,家长应该如何挑选?在搜狐旅游调查过程中,从业者给出以下建议:首先看机构资质,“建议家长查询机构背后运营企业,
,核查食宿目的地的公开信息。此外,师生配比、从业人员背景调查、专业设备配置以及是否购买专业保险等要素,也应纳入家长的考核范围。
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悄然兴起。今年5月19日,经文旅部批准,《研学旅游服务要求》的行业标准正式实施,明确规定研学机构的人员配置、服务要求等,市场规范进一步完善。不过劳立江指出,
“对于家长和学校而言,选择研学机构时应重点关注课程适配性与基地安全体系。”劳立江呼吁,对于监管部门,应加快明确权责边界,推动“双证制”(教育资质与旅游资质)落地;对于行业主体,应在专业化、精准化发展中实现合规经营,打造“有趣、有味、有意义”的课程标准。